浅析工业4.0与传统B2B行业的未来关系
智慧工厂,什么是工业4.0?
14年4月份,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概念横空出世,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走红,也让全球5000多家企业振聋发聩。其实,工业4.0简单来说就是“提高效率”,但具体到实施层面却牵扯到千头万绪的产业链。
工业4.0被官方定义成“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之前的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德国提出这个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让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会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三大主题,并由此衍生出自动化、3D打印、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等数以千亿计的制造产业链。仅从这些粗犷的定义看,中国要完成工业4.0时代的生产模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技术人才。
工业4.0的重要关健词:
·互联:核心是连接,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联系在一起。
·数据:互联是通过数据,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
·集成:数据获得是通过系统集成,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形成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形成互联。
·创新:工业4.0带来的是创新,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到组织创新,全创新。
·转型:工业4.0让我们在座的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的课题,即从传统工厂转型到4.0工厂,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过程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
客户需求为导向。
客户导向一直是商业的目标,但互联网时代,这个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互联网让客户需求,尤其是终端客户的需求表达更加直接,更加透明。我们的用户越来越不好伺候了,过去是我们生产什么他们用什么,现在不了,他们可以对产品提要求了,我们不得不去满足他们的个性化要求。
为了满足用户导向的目标,工业4.0为企业准备了两大武器,一个是完成信息化,一个是借助传感器等的新技术手段。换句话说,其实也就是工业4.0的两大特征:一是工业信息化,另一个是工业智能化。
工业智能化。通过传感器的布署,与上位机的通讯,企业应用会上升到数据的层面。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整个生产流程是否健康,也可以预测相应的原材料与成品的库存周期,对我们的生产也好,检测也好,计划采购也好,都带来非常大的利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智能化的概念。工业智能化的重点在于智能,而不只是自动。工业2.0和3.0更多强调的是自动化,主要是用机器代替人,带来生产力的跃升。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目前的状况是自动化的进展非常缓慢,机器人的应用其实也刚刚开始。这和工业信息化的进程是一样的。这种状况下,要融合而成为工业4.0,信息化和智能化都需要补欠帐。当前期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并不具备的时候,我们的4.0要落地,恐怕需要从夯实基础开始。
工业4.0对传统行业的影响,主要有如下2点。
1.产业升级的机会,比如说电力行业变压器设备的更替,市政照明行业LED路灯的整体升级,当新的产品取代旧产品,新的BOM清单、新的生产工艺,都可能产生新的机会。
2.供需关系变化对生产力的修正。这句话有点绕口,举个例子,互联网的兴起让消费者时间碎片化了,消费行为也个性化了,这种个性化与传统的流水线生产、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起来越凸显。影响最快的是服装和IT数码这样的消费者前沿领域,红领集团和海尔这两个品牌今年为什么被提到这么多,其实是因为他们最早被冲击到,他们不得不进行组织机构调整,进行业务模型的调整,以适用终端客户。
工业4.0的目标不再是更高的生产力,而是满足定制要求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工业制造与管理中心总监Bauernhansl教授说:“美国工业效率先锋弗雷德里克·泰勒(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提倡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在19世纪设立的一些原则,在今天必定会走到尽头。模块化的移动工作台将取代固定周期的生产组装线。”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也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计划中包含智能工厂。Bauernhansl教授说,前三次工业革命都在追求更高的生产力,这次,灵活生产、满足定制要求的优先级更高。智能工厂将以特定方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工业制造商们会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所有决策和订单都是基于动态数据来进行决策。
不止一个人说过,在创新和互联网领域我们应该学习美国,但在制造领域我们应该学习德国。所谓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在要求制造领域的升级。而一直代表着全世界制造领域最高水准的德国制造,自己也在升级。当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和京东一直也在说要从用户端的需求去推动个性化定制生产,但并没有明显的成效,依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开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工业4.0、或者说制造业与B2B是息息相关的;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B2B在大宗B2B电商之后将获得机遇;工业4.0过于宏大,难于落地,而通过与B2B的结合,将为企业带来不小的红利,为未来向工业4.0的落地打下基础。